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部门动态

法润山乡绣新卷:“小所”大作为,绘就基层治理“枫”景线

发布时间:2025-10-29 14:55 来源:根河市司法局办公室主办 浏览:
【字体大小:

在根河冷极的广袤沃土上,基层司法所如同一个个坚实的法治“前哨站”,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。敖鲁古雅司法所立足本乡实际,以“法治为民”为核心,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专业化解纠纷,用温情矫正人生,将法律温度与民族特色、治理需求紧密结合,在平凡的岗位上,绣出了一幅富有民族特色、充满法治温度、保障一方平安的基层治理新画卷。

一、能力筑基:“双提升”锻造民族地区法治铁军

敖鲁古雅司法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以“专业化+本土化”双轮驱动筑牢服务根基。面对民族地区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,司法所工作人员率先“充电赋能”,以“专业能力+沟通能力”双提升筑牢服务根基。一方面,全员掀起“学法、考证热”,通过集中培训、线上刷题、案例研讨等方式深耕法律知识,目前两名工作人员中一名为法律专业,一名考取了法律职业资格证,实现“持证服务”专业化;另一方面,针对辖区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特点,主动学习鄂温克语言,融入乡民生活环境,努力解决沟通痛点,以语言共情筑牢法治认同,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,让法律服务真正“贴民心、通民意”。

二、普法破圈:“场景化”点亮乡村法治风景线

跳出“摆展板、发传单”的传统模式,司法所将普法宣传嵌入群众生活场景,让法治知识“看得见、用得上”。

“法旅融合”服务:依托辖区旅游资源,在景区、民宿集群、商户、集市设置流动“法治微站点”,向游客、商户普及《旅游法》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同时提供“普法+咨询”一站式服务,助力“法治旅游”品牌建设;组织专业力量组成流动法律服务队,深入景区游客聚集区及居住区,变“坐等上门”为“主动下沉”,实现法律服务“零距离”,服务直抵“家门口”与“旅途间”。

节点宣传发力:在旅游季、中秋国庆、民法典宣传月、宪法宣传日等关键节点,开展“送法进旅游点”、“法治迎佳节”、“送法进企业”等主题活动,用通俗语言讲解《民法典》、《宪法》等法律知识,今年以来累计组织活动8场,让法治意识随“节点”深入人心。

三、治理联动“聚合力”,共筑平安防火墙

基层治理,贵在协同。敖鲁古雅司法所与辖区派出所、社区建立联动机制,实现了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、工作协同。建立“日常联络、联合排查、应急处置”机制,针对邻里纠纷、婚恋矛盾、旅游消费等问题开展联合调解,今年已共同化解矛盾纠纷8起,调解成功率达100%,避免小事演变成大事;

联动调解:对排查出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,司法所、派出所、社区联合介入,情、理、法并用,共同攻坚化解。

联动管控:对重点社区矫正对象、安置帮教人员等特殊人群,实现动态信息共享,形成监管合力,确保管得住、控得牢。

联动普法:共同开展反电诈、禁毒、禁赌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,形成维护辖区安全稳定的强大合力,共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“平安防火墙”。

以“协同治理”为抓手,联动多方力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,筑牢辖区稳定防线。

四、服务暖心:“零距离”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

将公共法律服务延伸至“家门口”,让群众无需“多跑路”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,致力打造“百姓家门口的法律超市”。提供法律咨询、法律援助、人民调解“一站式”服务;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,主动提供上门服务,打通法律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通过高效、便捷、优质的法律服务,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和咨询中感受到公平正义,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力求“精准”更求“暖心”。

“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”。敖鲁古雅司法所以其“小机构、大服务”的担当,诠释了“法治为了人民、依靠人民、造福人民”的深刻内涵。将党的领导、民族工作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,继续深化“党建+法治+民族+振兴”工作模式,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,让法治光芒照亮每一寸土地,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坚实力量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