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障碍
关怀版
登录
注册
网站
首页
政务
公开
政务
服务
政民
互动
数据
发布
魅力
城市
搜索位置
标题
全文
匹配度
模糊
精准
排序
相关程度
发布日期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
网站首页
>
政务公开
>
根河市政府办公室
>
其他教育信息
索引号:
111521050116152388/202510-00016
组配分类:
其他教育信息
发布机构:
根河市教育体育局
主题分类:
其他
名称:
2025年全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(第四期)
文号:
无
成文日期:
2025-10-30
发布日期:
2025-10-30
2025年全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(第四期)
发布时间:2025-10-30 20:04
来源:根河市教育体育局
浏览次数:
【字体大小:
大
中
小
】
文本下载↓
2025年我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省级统一命题制度。中考作为检验教学成果、引导教学方向的关键标尺,其命题趋势与考查重点始终是师生关注的核心。为深入解析命题规律、总结教学得失、精准指导后续教学工作,自治区教研室组织各学科教研员,在系统分析试题特点的基础上,结合全区教学实际,基于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提出课堂教学建议,陆续在本公众号推出,为我区各初中学校优化教学策略,提升育人质量提供专业参考。
化学
—基于2025年自治区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的教学建议
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 刘恒
2025年自治区中考化学试题基于“两考合一”和落实“双减”要求的基本定位,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命题,注重考查核心知识,注重考查社会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共通性的化学素养。基于此,现提出七条初中化学教学建议,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。
一、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定位
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是学生在小学科学、初中生物学与物理之后的又一科学课程,为高中化学学习奠定观念、能力与价值观基础,更是培育公民初步科学素养的核心载体。在“双减”与“给科学教育做加法”的双重背景下,引导学生探寻化学本质、强化实践、培养创新能力,成为教学核心任务。
从学业水平考试来看,初中化学中考兼具“毕业”与“升学”双重职能,2025年全卷难度系数0.70,完美契合这一职能定位,为教学提供了明确导向。
二、依标教学是教学回归本真的重要前提
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(以下简称“新课标”)是教学的根本遵循。当前我区初中化学教师课标意识虽逐步增强,但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:一是对课标的理解浅表化、单一化,难以深度解读与全面应用;二是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停留于“口头层面”,未真正落地;三是对“学业质量”重视不足。
建议自治区、盟市、旗县区教研部门围绕新课标开展“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”“教-学-评”一体化设计等主题化、系列化教研活动,提升教师教学能力。同时,加强教师命题能力系统培训,各级教研部门需在试题的探究性、开放性、综合性上加大探索力度,对接中考要求。2025年中考严格依标命题,核心素养考查聚焦“解决问题”,“学业质量”回应率达100%,充分发挥了“指挥棒”的正确导向作用。
三、不断推进基于“真实情境”的教学活动
“真实情境”是新课标核心要求,旨在引导学生感知“知识源于生活”,避免教师“裸讲知识”。当前我区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三大误区:仅将情境作为引课环节,窄化其功能;情境不真实、不科学,违背其基本属性;情境与任务关联度低,任务未内生于情境。
中考以“无情境,不成题;无任务,不立题”指引教学,建议教师通过查阅文献、关注科技与民生动态,从科研、工农业等领域挖掘素材,加工为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。2025年中考第8题“茶多酚含量变化原因”、第9题“硝酸钾纯度判断”等题目,均在真实开放情境中考查探究能力,落实素养要求。此外,教师需营造轻松研讨氛围,给予学生展示交流机会,赞赏质疑精神,鼓励批判思维。
四、以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主加强活动实践
实践是素养形成的关键,新课标要求跨学科实践活动课时不少于学科总课时的10%,人教版、科粤版教材均有相应设计。当前部分教师仍存在“知识为主”“做题至上”的陈旧观念,忽视实践的长远价值。
建议教师摒弃错误认知,投入充足时间和精力开展跨学科实践,采用项目式学习推进活动:预留课后实践时间,引导学生深入生活、生产一线操作思考;设立合作小组,通过互助交流完成任务;确保成果展示覆盖各组各成员。需明确,实践的价值不仅在于显性收益,更在于激发兴趣、开阔眼界、深化思维等隐性成果,这才是实践活动的核心追求。
五、加强新教材的学习、理解与应用
教材是课标落地的重要载体,2025年中考12题中有7题源于教材素材创编或改编,凸显教材的重要性。我区所用新教材主干知识稳定,但突出变化在于以大概念统领主题学习、将知识整合为任务,强调知识背后的思路与方法和态度与观念等,而非琐碎知识的简单累积。
建议教师实施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,融合情境、任务与评价,实现知识结构化。中考复习需回归教材,以备课组为单位研究并改编教材习题,同时借鉴其他版本教材内容作为补充,杜绝“以教辅代替教材”的错误复习模式。
六、做好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育人价值
化学以实验为基础,实验对发展核心素养至关重要,义务教育阶段实验需兼顾基础性、规范性、安全性、科学性与探究性。2025年中考半数题目涉及实验,重点考查物质制备、分离、提纯与检验等基本技能,体现实验的育人价值。
教学中需落实四项要求:一是夯实实验基础,确保演示实验与学生必做实验“应开尽开”, 避免“杀鸡取卵式”的应试化实验技能训练;二是强化实验设计,增设探究性实验,聚焦高质量问题提出;三是提升教师新型实验技能,掌握数字传感器等设备使用,学校按需配置数字化实验室并开展培训;四是完善保障机制,设立实验员岗位,及时补充仪器试剂、更新设备。
七、合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化学教育
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深远,教师需把握机遇、应对挑战。建议从三方面合理应用:一是利用AI工具优化资源开发,提升文本、视频、图片等素材的制作效率与质量;二是借助AI评价系统诊断教学、辅助考试评价,促进公平公正;三是通过AI“数字人”提供远程指导,助力“双减”落实。
需警惕“包办替代”的误区:若教学设计、课件、作业等完全依赖AI,教师脱离教学关键环节,将弱化自身教学技能、降低课堂效果质量。需明确,教师对教育的热爱、对学生的关怀,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。
打印
保存
关闭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×
国务院
蒙速办
政务微信
返回顶部